地质大学珠宝学院专家研究竹山绿松石开采史

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的专家学者一行六人莅临竹山县,对二里头文化遗址考古发掘的绿松石作比对考证研究,同时为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二里头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夏第一王都遗址。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专家们在二里头文化第2期—第4期遗址发现了大量及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其中最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的,当数被命名为“中国龙”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十分罕见。学者们普遍认为它的出土为华夏民族共有的龙图腾找到了最直接的起源证据。

此次,专家学者先后深入竹山县文峰乡、潘口乡、秦古镇等开采历史较为久远的绿松石矿区和竹山县博物馆了解竹山历史文化、收集原料作比对、查看矿洞考证开采历史后,建议开发绿松石矿洞旅游项目。如能证实其确为竹山远古时代开采流传的,不仅可将开采历史追溯至夏朝时期,更能说明上古庸文化与华夏文明的渊源,还能提升的知名度。

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是在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一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0年5月开始筹建,同年8月1日正式成立。当时属中国科学院领导,是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成立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考古研究所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