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如今,绿松石不断被大家热炒和追捧。240多年前的一天,日理万机的乾隆皇帝,在皇宫里对竹山小山村的绿松石采挖工作做了批示。日前,随着这份文批对外公布,它背后的故事也被人知晓。那么,一个小山村发现、采挖绿松石,缘何屡屡获得乾隆亲批呢?
竹山采挖绿松石奏折获皇帝朱批
不久前,记者在市档案局看到一份珍贵的档案,这份档案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对竹山绿松石奏折的御批。
记者看到,这份奏折长108.7厘米,宽21.5厘米,共计700余字。奏折内容手工字体抄录,字迹清晰工整,其中,乾隆用朱笔批注了“少了应赏百两”、“已”共7个字,落款时间为“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初六日”。
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八,乾隆下旨,两个月后,湖北巡抚陈辉祖进行了复奏。这份奏折正是湖北巡抚陈辉祖的复奏,内容叙述了竹山县绿松石官山、民间山的开采调查情况及管理现状。同时复奏中写明了对民间矿山开采主进行奖励,进一步落实了乾隆皇帝体恤民情的旨意。档案专家说:“从这份御批中可以看出,乾隆皇帝规范开采行为,使得绿松石开采管理有序,不生事端的有效治理。”
档案专家介绍,奏折是清代文臣武将向皇帝报告军政要务的一种文书。这种文书经过皇帝批阅以后,返回给奏人贯彻执行。经过皇帝御批的奏折叫朱批奏折。该朱批中,提到了竹山的拉把山(今喇叭山)和丫角山。
陈辉祖是清代湖南祁阳人,两广总督陈大受之子。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陈辉祖任湖北巡抚;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二月,被赐自尽。
乾隆至少五次御批竹山绿松石奏折
最终,这份奏折获得了乾隆皇帝的亲批,别看只有短短的几个字,也是相当不容易的。档案专家解释道:“康乾盛世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乾隆是个大忙人,能看完这七百多字,并提笔批复,说明这个事情很重要。”
留存在市档案馆的这份朱批属于仿真复制件,主要是为了研究使用,原件则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发现绿松石,地方官员向乾隆皇帝上奏折,并且得到御批,这说明那时候的竹山绿松石在清朝宫廷里的地位是何等的高。现有资料也可以佐证这一点,绿松石被清廷达官显贵何等地看重。
绿松石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清朝的文献上。1927年我国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在其名著《石雅》中解释说:“此(指绿松石)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绿松为名。民国之前除了皇宫,民间基本看不到其踪迹,可见其尊贵。”
专家研究发现,乾隆在位时,十分关心竹山绿松石的开采和管理。仅乾隆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就有五次以上对竹山绿松石开采奏折的御批。在《高宗实录》有记载,乾隆三十七年五月,与军机大臣商议竹山绿松石开采,要制定相关制度的内容。“今楚省竹山所产松石。事属创始。将来禁止偷挖。及官为开采。”……“著传谕该督、令将嗣后应定规条、妥协经理。”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足以说明,乾隆皇帝对绿松石的喜好程度是何等的高。
专业的绿松石知识科普、绿松石文化传播、绿松石产业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