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最近,不管是哪个平台,热度最高的搜索里都会见到这个名字#丁真#。点击话题进去就是一个灵魂和感官的冲击:
“又野又纯真”是混迹互联网多年的网友们,在阅了无数明星和网红帅哥后,第一眼看见这个藏族少年时给出的最直观评价。
这个一夜出圈的少年其实全名扎西丁真,是一位20岁藏族小哥,现居四川甘孜理塘。一位摄影师原本要拍丁真的弟弟尼玛(藏语太阳的意思),但是没等到人,却刚好看到回来的丁真,便抱着“拍谁都是拍”的心态随手拍了丁真。谁知丁真那质朴又纯粹的微笑,略带羞涩却又抵挡不住的帅气,一击即中屏幕前的无数人。
他在和舅舅一起直播的时候,看向舅舅的那个眼神,宛如儿童一样,让屏幕前的姐姐们瞬间化身妈粉,开始操心起他的前途——“丁真要去读书啊”、“丁真好好念书,好好学普通以后很有用的”、“丁真离坏人远一点,除了舅舅不要谁的直播间都去”blablabla。好吧,服了你们。毕竟,大多数看到了美好的事物和人,第一反应都想要去保护他不被伤害。
丁真迅速在理塘这个高原县城走红,一大批媒体纷纷跑去,只为拍到他的视频和照片。同时和丁真一起走红的,还有丁真经常戴的这个耳环。好多人在评论里问“想要同款耳环”、“这个绿色的耳环好漂亮,想要!”、“为什么男生带耳环不仅不娘,还这么有野生气息。”
此刻,沉迷美貌十分敬业的小编,义不容辞的一帧一帧看视频,只为截下这清楚的耳环特写(可以,但没必要。)。
中间大颗的浅蓝色宝石,像是绿松石,相信很多人都能看出来,因为有绿松石特有的“铁线”特征。
绿松石两边的红色不规则珠子,有一些人猜测可能是南红。但根据我的经验,是红珊瑚的概率更大一些。一来因为南红珠子普遍较为规则、珊瑚多有不规则造型;二来珊瑚和绿松石,都是藏族的重要宝石。
既然丁真每天都戴着这个耳环,肯定是特别喜欢了。那其他藏族男人也戴耳环吗?岂止是戴啊,那是变着法五花八门的戴啊!!!
藏民的绿松石
绿松石的魂与美,刻在了每一位藏民的血脉之中。
图源:头条@博物馆看展览
大凡古老的民族,用绿松石做珠宝首饰的历史都很悠久,如美洲的印地安人,古代波斯人。在我国各民族中,绿松石使用更为普遍的,要数藏族人民。
许多藏人社团都将绿松石用于日常发饰
图源:头条@博物馆看展览
自古以来,绿松石就在西藏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被用于第一个藏王的王冠,用作神坛供品以及藏王向居于高位的喇嘛赠送的礼品及向邻国贡献的贡品。在本世纪拉萨贵族所戴的珠宝中,金和绿松石仍是主要的材料。
图源:头条@博物馆看展览
基本上每个藏民都拥有某种形式的绿松石。
图源:微博@湖北日报
一些西藏社团相信戴一只镶绿松石的戒指可保佑旅途平安。
护身符容器
图源:东方资讯
护身符容器在亚洲是一种重要的珠宝玉器。每一个藏民都有一个或几个这种容器来装宗教的书面文契、从居于高位的喇嘛衣服上裁下的布片或袖珍宗教像等保护性物件。这种容器可以是平纹布袋,但更多的是雕刻精巧的金银盒,且很少不带绿松石装饰。
而说到耳坠,不管是哪个西藏群体,女人还是男人,都喜欢佩戴。
图源:头条@博物馆看展览
女人的耳坠成对穿戴,而男人只在左耳戴一只耳坠。拉萨的贵族戴的耳坠令人望而生畏。一种用金、绿松石和珍珠制成的大型耳坠可以一直从耳边拖到胸部。
图源:珠宝课
这是电视剧《西藏秘密》里多布杰的剧照,左耳这个耳坠对耳洞的要求非常高,耳洞基本上可以穿过妈妈的毛衣针。所以为了耳朵的安全,基本上都会有一根绳子套在耳朵上,同时也防止这么长的耳环万一被衣服挂住、直接把耳垂拉穿。
极品绿松在湖北
湖北日报这波“蹭热点”也是做足了功课,极品绿松石就在湖北!
十堰绿松石号称世界绿松石之最,目前世界较大的优质绿松石原石,皆产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海拔1200多米的云盖山附近。那里的绿松石料质纯净,色泽艳丽,颜色多样,广受人们的喜爱。
图源:头条@博物馆看展览
绿松石的产状通常为外生淋滤形,由含磷含铜的硫化物经风化而成,可分为四个品种,即瓷松、绿松、铁线松和泡松。
其中最优质的是瓷松,为纯正的天蓝色,质地细腻,抛光后的光泽质感似瓷器,因此而得名,硬度5.5-6,是绿松石中的上品。
图源:古玩那点事儿
而丁真戴的这个耳坠上有明显的“铁线”特征,属铁线松石。
图源:爱盘玩儿
深色的氧化铁线呈网脉状或浸染状分布在绿松石中,使松石上有如墨线勾画的自然图案,美观而独具一格。
绿松石拥有“百搭体质”
绿松石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它的使用历史绵延几千年,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经久不衰。
不管是什么手串,一颗松石就能搭配出高级感!
图源:微博@绿松石说
各种场合、不同颜色的衣服,都可以轻松驾驭!
图源:微博@绿松石说
绿松石和海蓝宝石呈现瀑布奔涌而下的景象,在黑色的映衬下,宛若夜空中的精灵。
图源:头条@三清海纳百川
热情洋溢的红色系搭配纯净内敛的蓝色绿松石,低调典雅的气质尽显。
陈坤的绿松石手串(图源:百度)
男生佩戴绿松石饰品更添一抹野性美。
藏族男人那些漂亮绚丽的耳环
卫藏地区
西至日喀则,东至林芝,北至阿里,南至亚东。这里以农区以及半农半牧为主,传统拉萨地区的贵族耳环是蒙古族传入的,主要还是银制品,耳环上镶嵌绿松石,吊坠上基本是珊瑚、松石为主。
电视剧《西藏秘密》里多布杰的剧照,贵族的耳环是左边大吊坠,右边是绿松石加珊瑚小吊坠,而我们说的蒙式耳环,主要是指左边的大吊坠。这个耳环对耳洞的要求非常高,耳洞基本上可以穿过妈妈的毛衣针。所以为了耳朵的安全,基本上都会有一根绳子套在耳朵上,同时也防止这么长的耳环万一被衣服挂住、直接把耳垂拉穿。
老百姓主要是以这个样式为主,左右都有耳洞,耳洞前面是绿松石,后面是珊瑚,垂下来后就感觉是有一颗红珊瑚耳坠,然后绳子会往耳朵上在套个环,道理同上。
康巴地区
包括西藏昌都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帅气小哥丁真所在的地区就是这里。这个地区的耳环金银款式都有(而上面卫藏地区不怎么见金子的传统男式耳饰)。
耳环主要是这种样式,上面嵌入的宝石各种各样,因人而异。传统款式主要也是松石与珊瑚;有的样式会比较花,但基本上是比较简洁的岩石。
康巴人的耳环只会戴在左耳,右耳传统没有耳洞。(卫藏农区则是习惯有两个耳洞)
安多地区
包括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整个青海除玉树(玉树属康巴)外的藏区,以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天祝藏族自治县。
安多地区的耳环样式基本与康巴地区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安多地区的风格会比较夸张,依稀会竖着镶嵌一排宝石,基本是三颗。
但是这种现状戴的人不是特别多,基本都开始戴简约点的耳环。只有在大型活动上才会看到男孩儿小伙儿们戴这种传统耳环。
这种就是很日常的耳环了。
藏族人还喜欢戴什么宝石?
我们在网上经常看到的藏族珠宝老三样:蜜蜡,珊瑚,绿松石。很多人会觉得西藏出产这些宝石,所以藏族人特别喜欢佩戴,然而,这些宝石基本都不在西藏出产。
为什么藏族人特别喜欢这三种宝石呢?
大多数的藏人信仰佛教,也比较喜欢随身带着很多辟邪纳福之物。在这些当中就包括了蜜蜡、珊瑚跟松石。而且大多都是自己佩戴,世世代代相传,所以不会轻易出售。
还有一个原因据说是,蜜蜡、松石和珊瑚颜色较艳丽,在植被较少、颜色不算艳丽的青藏高原,这些宝石显得非常美观。传承至现在,佩戴宝石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与意识。
绿松石在藏语里被称为“釉”,译成汉语就是翡翠的意思。在藏族同胞心中,绿松石就是最珍贵最喜爱的宝石,能够守护灵魂,保佑平安。2008年冬天,西藏当雄地震后,小孩们受到惊吓,很多藏族的老阿妈带着小孩到八角街买绿松石给小孩佩戴,希望绿松石的能量能够保佑他们平安。
藏传佛教在清朝时期非常兴盛,当时的统治者曾大量收购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的蜜蜡,转运到西藏,制成念珠,用以供佛。这才是西藏蜜蜡的由来。
藏区的珊瑚珠子多出自于明清两代,形状多为圆筒形,尺寸从几毫米到五六厘米不等。不同于现代的珊瑚珠子,古代珊瑚珠子的孔道大,由于长时间绳子的摩擦,孔道呈现水滴形状。那种色泽粉红的珊瑚,是明清两代的流行色,从北京的皇室到蒙藏牧民,都喜欢这种柔和的珊瑚,俗称为“孩儿面”。
藏人为什么喜欢
把那么多珠宝堆在身上?
要知道,藏区早期大多数都是以游牧民族为主,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藏族人一般没有固定的居所。他们时常要根据自然的变化而迁徙,因此每次搬家都要带大量的物资以及财产。久而久之,聪明的藏族人融汇贯通,将不便搬动的财产都换成价值不菲的宝石。
然而如今的藏族人民,在佩戴珠宝方面,已经十分精简了。网上的这些浑身堆满蜜蜡和珊瑚的照片,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了。并且,真正能把宝石戴满全身的,也是藏民中的贵族或富豪,普通人家没有那么优渥的条件。
现在的人们追求的也是精而美,比如:
这些款式就算在城市里戴,也是非常具有民族风情,但是不会过于夸张。
https://m.sohu.com/a/436941518_120847597/
专业的绿松石知识科普、绿松石文化传播、绿松石产业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