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ysical Address
304 North Cardinal St.
Dorchester Center, MA 02124
3月11日,一场关于二里头绿松石综合研究的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举行,来自全国多家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的数十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考古发掘的绿松石器物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二里头遗址为何会发现这么多绿松石?这些绿松石来自哪儿?咱们来听听专家的说法。绿松石龙形器、绿松石兽面铜牌饰、绿松石项链……在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中,有不少绿松石器物。62年来,随着科技考古力量的不断增强,考古工作人员对它们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试图让其“开口说话”,讲述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故事。考古发掘证明,绿松石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被我国先民所青睐,它是一种具有较强文化认同感和历史传承性的宝石品种。然而,其原料从何而来一直被专家学者关注。
会议现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张登毅带来了他和团队的研究成果。“我们采用色差分析、拉曼光谱等方法对来自8处遗址的128件绿松石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张登毅说,结果显示,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器物矿源大部分指向陕西洛南辣子崖古绿松石矿。陕西洛南辣子崖古绿松石矿于2010年被发现,阶段性成果表明该古矿出土遗物丰富、开采年代较早,规模较大。将科技数据与考古背景相结合后,张登毅推测,“洛河一线”是绿松石运输的典型线路之一,二里头的绿松石或许就是从这里经过粗加工后,沿洛河由船“顺水”运来的。
“二里头绿松石废料坑出土矿料与陕西洛南绿松石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结合元素、同位素分析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也提出相似观点。不过,他还指出,位于湖北的云盖寺绿松石矿及附近矿点应该是二里头先民所用的重要矿源之一。远在湖北的绿松石矿石怎么会来到中原腹地呢?与会的专家普遍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二里头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统治后,对矿石资源进行了集中管控。
根据考古发掘报告,在距今约9000年至7500年的贾湖遗址(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中出土了圆珠、方形饰绿松石饰物,这表明我国最早使用绿松石的地区是中原。在之后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东北红山文化遗址、长江流域良渚文化遗址、珠江流域石峡文化遗址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出土了绿松石装饰物,可见史前时期的人类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绿松石。
“这些新石器时代的绿松石器物,形状多为珠、管、坠等,主要作为珠饰、串饰、耳饰等使用,应该是当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般装饰品。”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主持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居中表示,进入二里头文化时期后,绿松石器物的使用范围明显缩小,这应该是当时对矿石实施管控的一种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介绍,随着社会复杂化出现了国家,统治者需要找出一种彰显身份、地位的象征物,考古发掘证明,“颜值颇高”的绿松石就被选中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器物全部都来自贵族甚至统治者的墓葬中。”许宏说,这说明当时的绿松石跟王权紧密相关,其已经从“一般装饰品”成了“贵族专用”的奢侈品。
赵海涛分析认为,二里头文化时期发现的绿松石器加工作坊仅见于二里头都邑,且处于中轴区域、外有围垣,这里区位重要、管控严格,说明绿松石器物的生产、分配都由最高统治阶层掌管,它是王权的象征。“很可能当时的统治者对绿松石矿进行了集中管控,因此这里才出现大量绿松石。”赵海涛说,至于绿松石产品如何分配、流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内,“超级国宝”绿松石龙形器等绿松石器物一直备受观众青睐。为此,该博物馆的文创区已推出不少与绿松石有关的产品,如镶嵌绿松石铜牌饰首饰套盒、真皮绿松石配色女包、镶嵌绿松石铜牌饰丝巾等。
“绿松石的‘粉丝’众多,期待关于它能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来不断丰富我们的展示内涵。”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馆长王献本表示,下一步,该博物馆将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深度合作,做好二里头遗址申遗的前期工作,打造“最早中国”研学品牌,合作研发更多文创产品,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历史文物,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https://new.qq.com/omn/20210312/20210312A076RD00.html
专业的绿松石知识科普、绿松石文化传播、绿松石产业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