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竹山有关,速看

竹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绿松石雕刻技艺

竹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盛产绿松石。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与竹山绿松石有关,相传女娲补天用的五彩石,其中最主要的石料就是绿松石。还有一个历史故事与竹山绿松石有关,学术界部分学者认为著名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所制。

九龙壁

竹山绿松石雕刻技艺包括勘探、开采、选料、设计、加工、销售、维护等生产加工的全部过程。竹山绿松石雕刻技艺是绿松石从勘探到成为饰品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历来受到民间手工匠人的重视和推崇。竹山在清朝嘉庆年间大量开采绿松石,在这之前,竹山绿松石雕刻技艺就已经出现了。竹山绿松石主要用于弧形戒面、胸饰、耳饰,以及神话人物、坐像、金银器物、古代兵器装饰等雕刻、镶嵌类制作工艺。竹山传统的绿松石产业以出卖绿松石原石为主,雕刻、加工技艺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加上绿松石矿产资源有限及民间作坊式的勘探、开采、设计、加工方式,使得雕刻等诸多技艺处于家族内部单传(传儿不传女)的封闭行业发展环境中,极大地限制了这项民间技艺的传承。近年,竹山县政府出台了绿松石原石开采保护措施,这结束了民间无序开采和粗糙加工的局面,将通过雕刻、镶嵌技艺提高工艺品的附加值。

八骏图

早些年,竹山县被命名为“中国绿松石之乡”,其中秦古、溢水、麻家渡、宝丰、得胜等乡镇是主产区,雕刻、镶嵌等民间手工技艺传承也主要在秦古、溢水、麻家渡、宝丰、得胜、大庙、潘口、城关、楼台、上庸等乡镇。竹山绿松石在国内外有广泛的知名度,销售网络遍及北京、广州、拉萨、湖北等地,产品远销到西欧、美国、中东、东南亚、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佛光普照

竹山绿松石代表性作品有民俗系列,如十二生肖、寿星、财神、观音童子、羲之饲鹤等;首饰系列,如头饰、项链、手链、手镯、戒指、挂件等;主题系列,如爱我中华、跃龙门、枝繁叶茂、文房四宝等。

竹山绿松石雕刻、镶嵌技艺主要依靠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家族传承由不同时期的传承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父子之间小范围的单独传承。社会传承是指聘请各地有雕刻、镶嵌技艺的人才,集聚在一起通过作坊、车间进行师徒或集体培训的方式传承,以及在绿松石原石、工艺作品的展示、鉴赏、交易过程中,通过设计、解说、营销人员和文化学者的鉴评等方式传播传承。

时来运转

https://www.sohu.com/a/303707383_80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