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7年疯狂后,文玩市场遇冷,你怎么看?

文玩市场7年疯狂后落幕

从今年年初开始,曾备受资本青睐、火爆了7年的文玩市场突然降温了。日前,记者走访了文玩收藏市场,发现门可罗雀、甩货、撤店现象非常普遍。相继出现的天价金丝楠、天价核桃也都坐着过山车一头栽入市场谷底,金丝楠家具3折甩卖、一万多一对的三棱核桃5000元就能拿走。对于这种文玩市场遇冷现象,先来听听网友是怎么说的?

文玩市场逐渐恢复理性健康

《齐鲁网》认为,目前,很多“玩家”已经认识到文玩存在的巨大市场风险,现代科技的介入,让稀有的文玩核桃实现“批量生产”,文玩者已经清楚意识到,再“玩”下去结果只能是拿钱“打水漂”。而金丝楠木致命的弱点在于密度低、质地软。不能有任何磕碰,根本就不适合制作家具,自然也就无法保值增值。尽管文玩也是一种生活品质追求,但理性健康的文玩显然要比“玩钱”要高出更多品位,对于社会的引导也更有积极意义。

别把文玩当成追求利润的工具

《西安晚报》说,其实,我们有些人对于文玩并不熟悉,但由于看到他人的经营和购买,自己难免会受到诱惑。在这种思维的背后,正是投机心态使然,将文玩当成了一种追求利润的工具。频频出现的投机神话,都具有类似的结局,那就是最终的“接盘者”必将付出沉重代价。面对投机之恶,总有人“前仆后继”,并不是缺少甄别的能力,而是缺乏远离泡沫的决心。

文玩市场也要有文化

《广州日报》认为,现在的没落对整个文玩行当来说,其实并不算是件坏事。它既给虚火太旺的市场去去火气,也给业内人士提提醒,离开文化空谈投机只能是水中捞月。所谓“文玩”是文人的雅好,把玩“文玩”本来应该让人心平气和,现如今反而让人浮躁,为之癫狂。艺术品变身投资品,被涌入资本恶意炒作,直至最后假货横行,行业凋敝。文玩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藏家、卖家对文化发自内心的热爱,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文玩市场可能真就要“玩完”了。

https://www.sohu.com/a/127913070_390154